2月13日至28日,浙江省人社廳利用春節后開復工契機,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“開工第一課”活動?;顒右浴熬蜆I在浙、安薪無憂”為主題,聚焦企業用工和勞動者就業過程中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“不知道、不了解、不掌握”等難點痛點問題,提前布局根治欠薪工作,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,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。
一是打造多元化課堂內容。結合各地實際或行業特點,采取統一組織業務骨干上門、聯合新聞媒體制作專題節目等各類形式,為企業和勞動者講授“開工第一課”。寧波市通過媒體、微信等渠道,分別向企業和勞動者發送“開工寄語”,在全市3500多輛出租車上滾動播放“開工第一課”視頻,實現多層次、立體式、全覆蓋宣傳效果。海寧市推出《企業勞動用工與風險防范》、《建設領域“六項制度”規范化》等7堂課程,結合實例宣講政策,緊貼實際收獲實效。
二是開展集中式上門服務。依托人社大腦數字應用,分類梳理舉報投訴量大的問題,制作重點服務對象清單,對相關企業集中上門開展點對點幫扶。金華市詳細梳理欠薪線索及涉薪群體案件,對在建工程項目實施綠、黃、紅三色監管,進行分類幫扶。臺州市將企業和勞動者“急難愁盼”問題納入“領導帶頭包抓盯辦事項清單”,切實幫助紓困解難。活動期間,全省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集中走訪重點服務企業7657家。
三是提供針對性業務培訓。以企業“想知道、要知道”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經辦須知為重點,統籌各業務機構分類制定培訓課程,集中免費為企業開展培訓。義烏市勞動保障維權中心在“IYW人才說”直播間開展線上授課和互動問答,在線人數超過26萬人,反響十分熱烈。紹興市以項目經理、勞資專管員和農民工群體為重點,組織“小灶式”培訓,以“理論+案例”形式詳細講授勞動合同簽訂、工傷認定、勞動糾紛調處等各項實務要點,推動根治欠薪成果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機制。
四是落實多維度崗前教育。積極協調建設、交通運輸、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,將勞動用工崗前教育納入三級安全教育同步開展,確保勞資專管員等相關人員在上崗前都清楚知悉“要做什么、該怎么做”,推動根治欠薪工作由“政府管”向“一起治”轉變。溫州市以打擊惡意欠薪為重點,制作警示教育片,組織轄區全部在建工程項目的施工單位、勞務公司、勞資專管員和農民工觀看。通過活動,全省已推動6124個在建工程項目開展勞動用工崗前教育。
五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。著力打擊“黑中介”、以招用工為名謀取非法利益等求職招聘過程中的違法行為,對發現的違法勞動用工線索,根據職責及時做好查處和移送。杭州市把“開工第一課”活動作為護航亞運會的重要抓手,召開全市根治欠薪工作任務部署會,加強對欠薪等勞動保障違法行為打擊力度。諸暨市傳承發揚“楓橋經驗”,依托勞動保障監察中隊搭建“開工第一課”在線交流平臺,確保勞動糾紛不出網格。
活動期間,全省各級人社部門共組織“開工第一課”1269場,涉及5.5萬家企業172.3萬名勞動者,切實為企業和勞動者解決各類問題、訴求5633個。